第 24 章(2/2)
【畅读更新加载慢,有广告,章节不完整,请退出畅读后阅读!】
r />“陛下冷静,我们再听听天幕怎么说。”
韩嫣给他舒舒气。
【棉花其实分两种,草棉和木棉。
其中,草棉是产自于非洲,在西汉张骞出塞后,传入我国的。】
“张骞?”
刘彻顿思。
他已经好久没听到这个名字了。
他即位之后,就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,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,张骞应募使者。
但对方已经在匈奴被困数年。
【说到张骞,张骞出塞,那基本是上过历史课的同学,都非常熟悉的人物了。
对方的贡献,那是如雷贯耳:打开了丝绸之路,被誉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。】
【其中核桃、葡萄、蚕豆、石榴、芫荽(香菜)、黄瓜、大蒜、芦荟、胡萝卜、芝麻等蔬果,都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。】
【开拓的“丝绸之路”,一直到现在,都产生重大的经济政治影响。】
本来以为张骞已经“叛变”的汉武帝,听到天幕如此说,心里突然产生愧疚。
他的使者说不定正在西域受苦,他却怀疑对方的“不忠”。
“再安排人手前往西域接应张骞。”
刘彻吩咐道。
此时,已经出逃匈奴,找到大月氏,被大月氏拒绝,又被羌人擒获献给匈奴的张骞。
正有些志未踌的颓废。
突然听到天幕的话,听到自己居然能对后世产生那么大的贡献。
心里生出无限勇气。
眺望东方,那才是他的“故土”。
他一定会回去的!
还得带着天幕说的东西,回去。
往后的各朝人,对这位丰富了他们餐桌的“英雄”,也是很敬佩的。
各朝的君主,则是羡慕汉武帝的“牌”太好,怎么个个拿出来都是王炸。
他们不贪多,分他们一两个就成了。
【另一种,就是产自印度的木棉,南北朝时期传入。】
【相比于产量低,纤维品质也差的白叠子,印度的木棉,产量高,纤维品质更好。】
【虽然白叠子的生长周期短,成熟早,但种植面积不广,很长一段时间只适应于新疆的气候。
到了南宋末年,才得以在关陕渭水一带迅速传播。4】
【印度木棉植株高大,有似江南的小桑树,结桃多,产量高。
也是到了南宋末年,迅速向长江流域推广。5】
【说到棉花的推广,跳不开两位人物的贡献。
一位就是宋元时期的黄道婆,一位,就是明太祖,朱元璋。】
【中国历史上,中国纺织史上,有两位被当做神灵祭祀的女性,一位是黄帝元妃嫘祖。
另一位是宋末元初的黄道婆,她被道教尊为“金丝娘娘”、纺织神,同时也被纺织从业者尊为布业始祖。】6
【黄道婆又名黄婆、黄母。幼时为童养媳,因不堪虐待,流落崖州。
崖州就是今天的海南。
这地,自古都是流放之地,好多名人待过呢。】
【黄道婆在崖州的时候,在黎族的传授下,习得纺织技术。】
【黎族是崖州最早的居民,岛上生长“吉贝”,黎族人发现,这种植物纤维细长,平滑而有光泽,抗拉力较强,是织布的上好材料。
余是在劳动人民的智慧下,吉贝被织成布料。
所成的布料,又叫“织贝”。】
【黄道婆在黎族习得纺织技术,后因思乡,返回故土,技术也随之带了回去。
而南宋时期,纺织技术,相对来说,还是落后的。】
【辍耕录》书记载到,当时江南地区的纺织技术:“初无踏车椎弓之制,率用手剖去籽,线弦弓置案间振掉成剂,蕨功甚艰”。】
【回到故土以后,黄道婆结合黎族人的纺织技术,加以改进。
开创了新植棉工具,并确立了一套完整的系统性地生产工序。】
【具体为在人们“擀”的基础上,即是扎棉去籽,改用了“铁杖擀”,取代了最初使用手剥籽的笨重方式。
随后,又借鉴黎族人的踏车,创新一种新的搅车。
其运作的原理就是:“籽落于内,棉出于外”。】7
【黄道婆的技术革新,提高了棉花的生产效率。】
【随着纺织技术的提升,生产效率变高,产出的布料也越来越多,人们也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被、褥及带、帨。
产品远销赃北方。
出现了“松郡棉布,衣被天下”的说法。】
南宋之前的各朝人急了。
天幕怎么光说技术改革,怎么改革也没说个清楚。
也不知现在的崖州黎族有没有开始纺织吉贝?
离南宋进的朝代,开始派人前往崖州,学习技术。
离得远的,也存着侥幸心理派人去了,但心里没抱多大希望。
毕竟技术这东西,隔了几百年,就如天星地泥的差别。
差得远着呢!
【后世的人们为了感念黄道婆的贡献,给她立下祠堂。
江浙一带至今还流传着“黄婆婆,黄婆婆,教我纱,教我布,二只筒子,两匹布……”的童谣。】
白香也没忘了她视频面向的真正受众,结尾也“善心”地附上黄道婆纺织技术的宣传视频。
【好了,下期给大家讲一讲明太祖对棉花的推广贡献。】
等了大半天,等了个寂寞的朱元璋。
长叹一口气。
想听听天幕“表扬”一下他,怎么那么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