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49 章(2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【畅读更新加载慢,有广告,章节不完整,请退出畅读后阅读!】

r />
    案首,顾名思义就是乡试第一名。

    一时间,不光苏家人,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苏轼面上,有惊愕,有羡慕,有不解……但更多的却是嫉妒。

    这个年方十四岁的少年郎竟是案首?

    此结果,苏辙并不意外,苏轼能够名留青史,可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。

    苏轼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直到方才,他仍觉得自己乡试最后一场没考好,如今只觉得自己像做梦似的,攥着苏辙的手,迟疑到:“八郎,我是不是听错了?我,我是今年的案首?”

    苏辙点点头,正色道:“六哥,是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次程之元落榜,你成了乡试第一名,从今往后,眉州上下所有人都会称赞你,只怕过上一两年,就无人记得程之元了。”

    十四岁的案首,不管放在何朝何代都足够耀眼。

    苏轼这才露出几分笑容来,显然知道自己并非做梦。

    可他很快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来,转身看向平安,忙道:“平安哥哥,八郎呢?”

    平安依旧是喜气洋洋,直道:“八少爷是第二十八名。”

    在他们看来,苏辙年仅十岁就能过了乡试,已很是厉害。

    可唯有苏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低声道:“怎会如此?”

    说着,他更是看向平安,正色道:“平安哥哥,你是不是看错了?”

    “师傅常说我与八郎的学问不相上下,这次我乡试最后一场分明没考好,但此题却是八郎擅长的,八郎怎会成绩如此靠后?”

    这等问题,平安可答不上来。

    倒是苏辙含笑道:“六哥,这有什么想不通的?大概是我乡试时太过紧张,所以发挥不好的缘故吧……”

    苏轼还要说话,却被蜂拥涌上前的人打断了话头。

    面对众人的恭贺,苏轼是心不在焉。

    在他的预想中,这次乡试该是苏辙第一,他第二,如今他虽侥幸夺得了案首,可想到苏辙只考了第二十八名,却是怎么都高兴不起来。

    很快有人精发现了苏轼的闷闷不乐,直问到底是何缘故。

    还未等苏轼来得及说话,苏辙就笑眯眯替他解释道:“……我六哥是因为乡试最后一场考的不好才不高兴了。”

    众人听闻这话,看向苏轼的眼神是又敬又佩。

    那苏家六郎考的不好都还能得乡试第一名,若是发挥正常,那还得了?

    一时间,是恭维更甚。

    倒是苏轼几次看向苏辙,是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他也无心与旁人寒暄,应付几句后就与苏辙上了马车。

    苏家已许多年没有这样热闹过了,苏老太爷高兴的不行,命人抬了一筐又一筐的铜钱在院子门口撒,苏辙兄弟两人坐在马车里,马车还未驶入巷子,就听到了

    ()    喧嚣的鞭炮声。

    苏辙握住苏轼的手(),轻声道:“六哥⒓()⒓『来[]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』(),这下你可是得偿所愿,可别不高兴啦!”

    说着,他是咧嘴一笑,嘴边露出两个浅浅淡淡的梨涡来:“至于我,我不也过了乡试吗?”

    “有什么可惜的?”

    “这样大喜的日子,你若还哭丧着脸,旁人见了,定要说你不如程之元平易近人的,要知道程之元先前因为他那‘神童’名头,闲来无事时常去城郊施粥了……”

    他向来了解苏轼,知晓苏轼如今恨程之元兄弟两个,恨程家可谓是恨到了骨子里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他这话一出,等着马车稳稳停在苏家门口,苏轼下马车时,面上已隐隐有了几分笑意。

    苏老太爷更是比当年苏涣年纪轻轻中了进士还要高兴,有百姓上前问他苏家孩子为何一个个如此出众时,苏老太爷笑的是眼睛都看不见了,直道:“……不过是他们自己努力罢了,我们这些当长辈的并未出什么力气!”

    旁人听了这话直说是苏家行善的缘故。

    苏家的热闹足足持续了二日。

    原本苏五娘的亲事是有几分艰难的,可因苏轼年仅十四岁就成了解元,也有不少大户上门提亲。

    众人想的清楚明白,苏家家风如此,即便苏家长房势微,即便苏五娘是丧父次女,但教养出来的女儿想必是差不了的。

    王氏挑花了眼,更是笑开了花。

    更不必提苏家二房,用苏洵打趣程氏的话来说,这几日程氏夜里睡觉时嘴角都带着笑。

    想想也是,两个儿子年纪轻轻成了举人,未来的女婿也是榜上有名,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。

    但所有人高兴的同时,却没忘记苏辙。

    一个个对苏辙是嘘寒问暖,生怕他落差太大,会不高兴。

    甚至就连已经嫁人的苏元娘都几次带着一双儿女回娘家,是轻言细语:“……你如今才十一岁,我可是听说了,你可是这一届乡试中最年轻的举人,来日定大有所为的。”

    大家的兴师动众惹得苏辙是哭笑不得,连连道:“大姐姐,我没事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真的觉得没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叫我说,像六哥这样拔得头筹也没什么好的,整日不是这个请就是那个请,甚至还有人托了史叔父前来宴请六哥,六哥是烦不胜烦。”

    说着,他更是忍不住笑起来:“原先六哥心心念念想的就是出人头地,拔得头筹,如今满心想的却是如今拒绝人且不伤情面……”

    苏元娘见他还有心情打趣苏轼,悬着的心这才落下来。

    可越是如此,大家越是觉得惋惜。

    毕竟不管远在阆州的苏涣也好,还是郭夫子与张易简道长也好,都说以苏辙才学,若正常发挥,此次乡下排名定不会逊色于苏轼的。

    苏辙整日就像是没事人似的。

    他与苏轼前去探望了张易简道长,如今苏轼不管走到何处都是众人簇拥的对象,所以苏轼刚到张易简道长院子,就

    ()    被风清子与风泉子请走了,说是要他给下头的师弟们传授传授经验。

    所以这会子只有苏辙一人与张易简道长于院中石桌对坐。

    这间小院比起从前好似并无多大变化,只是石榴树长高了些,院子里的陈设破败了些……苏辙对面的张易简道长又老了些。

    看着张易简道长鬓边的白发,苏辙心里不是个滋味。

    纵然他并没有正儿八经拜师于张易简道长,但在他心里,张易简道长与郭夫子却是一样的:“……我们与师傅商量过了,打算再缓上几年参加会试也不迟,好好夯实学问,打好基础才是最要紧的事。”

    “师傅更玩笑道,说他收了我们这两个徒弟后在眉州的名声更甚从前,如今不知道多少人来白马书院拜他为师,所以他老想要先出去躲一阵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我何六哥,则打算先游历一些时日,兴许对书本上的学问会有更深层的了解。”

    张易简道长微微颔首,道:“这样很好。”

    “一开始,我只担心你们年少成名会扰乱你们的心神,如今看来,却是我想多了……”

    两人足足在这小院说了一下午的话,苏辙这才离开。

    离开之前,他如从前每一次一样在院子门口放上了两包茶叶。

    张易简道长爱喝茶,他一直都记得。

    回去的路上,苏辙不免有些疲乏,但苏轼却是兴致盎然,絮絮叨叨说个不停:“八郎,你知道吗?今日那些师弟们看到我,眼里满是崇拜,我与他们说了童试该注意些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我还与风清子师兄说了,若是他们有什么不懂得问题也可以请教我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觉得这样的日子才是我想要的,为学子们解惑,而非整日推杯换盏,白白浪费时间……”

    他喜欢学问,痴迷学问,这一点从不曾有半点改变。

    苏辙见他这般意气风发的模样,也是打从心底里替他高兴。

    若是可以的话,他只愿苏轼能一辈子如此:“六哥,你真厉害!”

    自苏轼中了解元后,这等话每天不知要听说多少遍,每每听到总是淡淡一笑,并不将这等话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可如今苏轼却是微微一愣,继而是欣喜若狂起来:“八郎,你说的是真的吗?”

    “你当真觉得我厉害吗?”

    苏辙点点头,眼中之色要多真挚就有多真挚:“自然是真的,你不光学问出众,更是一心向善……也难怪这些日子不知道多少夫人娘子上门打听,看看你有没有定下亲事,想要将家中女儿许配给你了!”

    苏轼面上的笑意顿时消失全无,很快涨红起来:“好啊,八郎,你也在笑话我!”

    “我,我如今只想专心学问,可不想早早定亲,更不想早早成亲……”

    声音是越说越低,到了最后,已如蚊子轻嗡。

    苏辙忍不住笑了起来:“傻六哥,早定亲不代表着早日成亲,亲事定下一样能够专心科举的,就像陈师兄那样,还能有人惦记着你,牵挂着你,多好啊!”

    “再说了,翁翁如今年纪大了,虽说如今身子康健,却不知道还有多少日子可活,若是见你的亲事定下来,兴许心情大好,能多活上十年八载的!”

    苏轼知晓他这是故意打趣自己,便正色道:“好啊,既然如此,我回去之后就与娘说,也给你早早定下一门亲事好了……”!

    </div>

    <script>_ad_hf();</script>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