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4第一次考乡试(2/2)
【畅读更新加载慢,有广告,章节不完整,请退出畅读后阅读!】
至善”之境的原因,无非是通过真正的“知道”。而如何能得到真知,要在有目标后志向坚定、镇静不燥、心智安定及思虑周详,不断地求知。
求知是件玄而又玄的东西,十几岁的他在书本中埋头求,以为自己背了用了就是悟了,能将圣人原义及历代各个大儒的注解讲得头头是道就是精进了。
那会儿其实嘴上不说,心底里也有几分骄矜,觉得自己是个考科举的人杰。
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知道,甚至于圣人劝诫的第一步他都没做到,他没有个真正想要的目标,所追求的完全就是功利的、随大流的“出人头地”而已。
以至于十五岁的他似乎完全想不到,自己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,熬了十几年才走到乡试的考场上来。
如今三十一岁的他,做到了吗?他拷问自己,好像有罢。
又是如何做到的呢?他检视过往,真正的天才好像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
而他懵懵懂懂念书,为了谋生开学堂,在教书的路上走了十年,读完一屋子书,写下车载斗量的文字,送出去几十个学生,用了很多岁月才搞明白,他喜欢教书。
是以他写下:
由是知之所在,志亦趋焉。以精而择者,将以一而守也,而定固因于知矣。
志之所至,心与俱焉。有生而虚者,将无欲而静也,而静又因于定矣。
他喜欢教书,喜欢看少年少女们朝气蓬勃的脸,愿意为它付出时间付出精力。曾经那些功利之心,不管是为了自己建功立业还是为了家里妹妹,都好像淡了。
如果能在修身持家的基础上,做一份心向往之的事业,何乐而不为呢?
写到这里这篇时文已经是为他自己所作,笔下句句皆来自过往:
静则安从生焉,私累而道心自裕,其万感俱寂者。即其万境不迁者也。
安则虑从生焉,泰宇宁而天光自发,其百遇皆顺者,即其百物皆通者也。
心愈静则安稳生,安稳生则通其理。年岁渐长就是在做减法,他一开始有了事业,而后组建家庭,与家人相互依靠,与宁娘携手并进。有了女儿后更是懂了为何老子说人生小满胜万全。得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,那便万般外物皆不移其志,万事皆能通达理解。
接下来一句就是他对自己寄与的期望了“学至于此,则始也造其理妙契乎体用之原,终也履其事通极于神化之域,反之身心性情之微,而明德之至善,于是而得止也。”
倘若他确实能不断求知到安、虑之境界,在实践中通达至极,参悟万变不其宗之理,再回到自身细微之处的问题时,便是明德之至善,有所得了罢。
当然,圣人之言要推及天下:“推之家国天下之广,而新民之至善,于是乎得止也。则知止之功,其大人止至善之务乎?使不先于知止……安望止于至善也哉!”
这样的话自他第一次写时文时就会写,虽然兼济天下应当时每个企图入仕之人应有的胸襟。但如今再看,其实无一不是说的过于大了、空了。
他的站位从来没达到过兼济天下的高度,因此他其实并不懂什么是“使天下人有所得。”
这一段假大空发言,其实一点也不符合他方才所领会的实践求知。可他也只能写成这样了,赵惟明暗自叹息。
罢了罢了,达不到治国平天下,那就别落下修身齐家,做人是如此,做文章也应如此。
这一篇写完,下一篇是四书题“无伤也。”
这出自《孟子公孙丑上》这一题目依旧是老生常谈的命题类型,